如何確保半導體溫度傳感器精度的準確性?
發布時間:2021-07-27 14:59:39點擊量:
確保您了解所有可能影響傳感器設計精度的因素至關重要。半導體溫度傳感器通常使用帶隙元件來測量二極管正向電壓的變化以確定溫度。為了達到合理的精度,這些是在單個溫度點校準的,通常是25°C。因此,在校準點達到最高準確度,然后隨著溫度的升高或降低,準確度會下降。為了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獲得更高的精度,可以采用額外的校準點或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
半導體溫度傳感器的制造商將指定特定溫度范圍內的典型和最大溫度精度。雖然典型值可以給出一些理想條件下少數設備的準確度的概念,但客戶應該依賴最大值來真實指示多個設備和各種條件下的準確度。
電源電壓也會影響半導體傳感器的溫度精度。當電源偏離標稱電壓時,具有較低內部電壓調節水平的傳感器設備將表現出更大的精度降低。大多數制造商會將其包含在其數據表規格中,最大值在±0.2°C/V至±0.3°C/V的范圍內。
在誤差<±0.5°C的更高精度設備中,將開始出現次要效應,這也會對整體精度產生影響。這些通常與制造商數據表中的整體精度規范分開指定,因此應添加。其中一些包括:
·重復性/噪聲:這是由模擬前端和ADC引入的誤差,范圍從低性能產品的±0.1°C到高性能產品的±0.01°C。
·漂移/穩定性:隨著設備老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引入的額外誤差。


